我今年61岁,改革开放正好40年,人生的三分之二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度过的。我想,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词语,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和每个人的生命都紧紧相连。我们从物质匮乏的生活,到如今丰富多彩的世界,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今天,每个中国人也没有今天。关于改革开放的记忆,数也数不清。对我来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面这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车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是那个年代家庭的“三大件”之一,是我省吃俭用了很久攒钱买下来的。当时我家在泸州五中住,女朋友在同在河对岸的长江挖掘机厂子弟校上班。我就骑着自行车,到长挖子弟校接女朋友到我家吃饭。那时,我们就是标准的谈恋爱的情侣形象——男生骑自行车,女生坐在后座,一路上有说有笑,自行车铃铛时不时地响。没过两年,女朋友成了妻子,妻子又生了女儿,自行车还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家里还有一张照片,是我在五中的操场里骑自行车,女儿坐在车前面的篮筐,笑得天真灿烂。直到女儿上幼儿园,我还骑着自行车去接送过,只不过已不记得还是不是那辆凤凰牌。
年轻时的王煜老师和他的女儿
后来搬家,家离学校路程比较远,骑自行车不现实,于是跟随人群一起挤公交车。到2000年左右,为了上班方便,我又买了一辆摩托车代步。我的摩托车驾驶技术,还是女儿的初中同学(也是同校的教师子弟)教授的呢。摩托车当然比自行车提高了档次,特别是在泸州这种爬坡上坎的小山城,只要一轰油门,就轻轻巧巧地上了坡。我骑着摩托车,接送过上下班的妻子,也带着女儿满城逛地找小吃馆,还载着家里的小狗去动物诊所看病打针。不过也有倒霉的时候,摩托车被偷过,也报废过,但我都立即毫不犹豫地买了新车替换。因为摩托车实在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生活好了,几千元的费用可以轻松地承担。
到了2013年,因为女儿到了重庆工作,一年里全家来来回回泸州重庆之间就有好多次,而我们父女俩的小汽车驾照也都学到了手。我终于下定决心,鸟枪换炮,买了第一辆小汽车。买车的时候,不得不说我还是带着很兴奋的心情,邀请了早已开车多年的小舅子一家一起到重庆,在车展上转了半天,终于选定了新款的大众捷达轿车。手续办下来,11万多元,对我家的经济来说也根本不算困难,我只用自己的部分积蓄就付了全款。买车之后,我家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我们不仅在泸州重庆之间来回,开车接送女儿,也开启了家庭自驾游的时代,成都、贵阳、昆明……甚至连家里的小狗也坐车坐上了瘾,一旦我拿起车钥匙,它就会高兴地大叫着转圈,因为它知道,这意味着可以出去旅游玩耍了。转眼间,汽车也已开了6年。我也在经常问女儿,你工作需不需要买车,需要的话,家里可以再买一辆,爸爸赞助你一半的费用。因为现在的很多中国家庭,一家人各有一辆车,也是很常见的事了啊。
关键词二:手机
今天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手机。手机上网,手机支付,手机导航……如果没了手机,我们可能会寸步难行。而且手机的升级换代也堪称日新月异,我家里现在光是被淘汰的旧手机都有四五个,被妻子专门用来设闹钟,每天这个响完那个响,不亦乐乎。我用的手机已经是全家人里最落后的一个了,以致于经常被妻子和女儿数落,甚至逼着我换新手机,好笑得很,也让我情不自禁地要想起当初没有手机的日子。
几十年前,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的通讯只能靠电报和书信,就连座机电话都是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进入中国人的家庭。我的第一个通讯工具,是当时也很流行的寻呼机。找你的人打电话到寻呼台,寻呼台把信息发到你的寻呼机上,你再就近找个电话给找你的人打回去。虽然需要中转几次,但总比电报和书信及时。那个时候,男人的腰带上别着一个寻呼机,是很时髦的事。
后来,每家人几乎都安了座机电话,“小灵通”又应运而生。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没有概念,“小灵通”其实算是座机电话的移动版,只能在省内或市内漫游,但费用比手机要低很多。我和妻子一人有一个“小灵通”,反正到省外的机会也不多,通讯也够用。到了女儿读大学的2003年左右,“小灵通”的功能越来越有限,于是全家人开始配起了手机。手机从最原始的直板,到时尚的翻盖;从只能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的通讯工具,到现在无所不能的“掌上小电脑”,换了一代又一代。起初我觉得自己可以只靠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式手机过日子,但自从换了智能机后,现在也天天迷上了玩微信、看视频,不过现在这个手机,相比妻子和女儿的,确实已经落后了,也许到年底,我也会接受女儿的意见,又一次换新手机了。
关键词三:电视
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结婚时父母家淘汰的日立牌黑白电视。电视支着两根天线,屏幕里经常有雪花,要不断调整天线到合适位置,才能好好看一场节目。女儿也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到楼上邻居家才能看彩电的情形。
大概到了上世纪90年初,我和妻子终于凑钱换了一台长虹牌的14英寸小彩电。那时的小彩电是按钮型,按钮只有8个,频道也就只有8个。如果要看超过8个以上的频道,就需要牺牲一个频道重新调。后来发现两个或是三个频道一起按下去,就有可能跳出不同的频道,也算是当年人民群众从实践中探索的“发明”。1995年,我家又买了一台25英寸的长虹牌大彩电,终于用上了遥控器,电视频道也增加到了几十个,画面也越来越绚丽。长虹大彩电放在客厅里,也慢慢变得不孤单;过了几年,卧室里又多了康佳牌大彩电,一家两个电视机,总算可以不抢台了。
现在呢,我家有四台电视机,外加一台电脑,分别在客厅、主卧、次卧、饭厅和书房,而常住家里的人还没有电视机多。最新的这台电视机,是女儿刚买不久的创维牌65英寸智能电视,不仅可以看电视频道,还可以直接WIFI上网点播电影电视剧。女儿还告诉我,现在的智能电视,甚至可以不使用遥控器操作,而是通过语音操作,只要你想看什么,对着电视说话就可以了。科技的发达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就像看科幻电影一样神奇。
40年的时间,我从一个青春少壮的小伙子已经变成了退休的老头儿。让我最欣喜的是,我赶上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逐渐走上富强繁荣之路的历史进程,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也衷心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国家更加强大文明,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幸福。
编辑:范正权
责编:韦微
审核:朱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