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8点,清晨的薄雾刚刚散去,太阳的柔光普照大地,我校全体师生在操场举行第三周升旗仪式。本次升旗仪式的主题是庆祝全国第33个教师节的到来。高二的何双竺同学作了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学校党委副书记朱玉长表彰了我校荣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熊艳、章彰、杜春燕、李贞、詹敏五位老师。最后,邓校长号召大家要储备知识、强身健体,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全体肃立
飒爽英姿
庄重的升旗仪式
国旗下的演讲
附国旗下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师恩难忘》。
金色九月,秋高气爽,昨天,我们迎来了第33个教师节。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同学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和深深的敬意。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指引,他们用温暖的臂膀呵护着我们,用温柔的话语激励着我们,我们虽不在家,却有比在家还要多的温馨。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来自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老师的故事,她是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她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她用36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
不单单是支月英老师,我们学校的薛恩萱老师也同样伟大,她是一个追求卓越,有理想有责任的勤奋之人,她对于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教学圈被认为是现代思想的倡领者,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通行国际的教学证书,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志愿者组织中的一员。在澳大利亚,薛老师在学习之外还抽空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到中,小学去为学生们作中国文化讲座,她的朋友们赞扬她是活跃在澳大利亚巴瑟斯特市的民间中国大使。2013年七月薛老师回到了我们学校,在国际交流部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工作,邀请不同国籍外教为学生们作大型讲座数次,拓宽学生视野。她还成立了英,韩语社团,举办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她与学生相处融洽,为人友善,常将自己的手工作品送给学生,毋庸置疑,薛老师身上闪耀着许多光辉灿烂的靓点,但是今天的她因突发脑溢血还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和病魔作斗争,暂时还不能回到学校,让我们为薛老师祈祷为她加油,希望她能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
万里春风催桃李,一腔心血育新人。人们总是用动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老师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赞美。“感恩 ”,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了你在专心致志地听讲,这便是感恩;下课后,在走廊里遇到了老师,主动微笑问好,这也是感恩;我们知错就改,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这同样是感恩。当然,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理想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便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也是老师最大的欣慰。不要把这些归结为无谓的小事,不要不屑于身边的这些点点滴滴,因为在这点滴小事的背后,包含的正是对老师的尊重和肯定。让我们弘扬尊师重教,感念师恩的美德,在全校乃至全社会营造人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同学们,师恩难忘,难忘师恩,就让我们努力学习 ,用最好的成绩最佳的表现回报我们的老师。泸州市创文工作还在攻坚阶段,全校师生应该牢记泸州市三大文明行为,我校四大文明行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烂熟于心,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创文工作,践行创文精神,争做文明泸州人,争做文明泸外人,作为泸州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家乡。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愿我们的老师桃李芬芳,幸福安康!
新闻播报
学校党委副书记朱玉长讲话
表彰优秀工作者